> 文章列表 > “溪光接翠微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溪光接翠微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溪光接翠微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溪光接翠微”出自宋代陈康伯的《阮郎归》。

“溪光接翠微”全诗

《阮郎归》

宋代 陈康伯

间来溪上有云飞。

溪光接翠微。

江南三月落花时。

春波去棹迟。

寻竹路,破林扉。

苍台旧钓矶。

欲归回首未成归。

黄尘满素衣。

《阮郎归》陈康伯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阮郎归》是一首宋代诗词,作者是陈康伯。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《阮郎归》

间来溪上有云飞。

溪光接翠微。

江南三月落花时。

春波去棹迟。

寻竹路,破林扉。

苍台旧钓矶。

欲归回首未成归。

黄尘满素衣。

译文:

最近溪上有云飞。

溪水的光芒与翠色相接微。

在江南的三月,正是花儿飘落的时候。

春天的波浪拖延着划船的速度。

寻找竹子的路,穿过破碎的林扉。

在苍茫的台地上,有一座旧的钓鱼台。

渴望回家,但回头却未能实现归程。

黄土尘埃覆满了素衣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以江南的春天景色为背景,描绘了一个名叫阮郎的人物。诗人通过描绘溪水上飞舞的云彩、溪水的明亮和翠绿,以及春天花朵的飘落和波浪的拖延,营造出一种富有生机和动感的氛围。

诗中出现的寻竹路和破林扉,暗示着阮郎在山林间行走,寻找竹子,这可能是一种对自然的追求和向往。苍台旧钓矶则表达了阮郎对家乡的思念,他渴望回家,但却未能实现归程,暗示着一种无奈和遗憾的心情。

最后一句黄尘满素衣,揭示了阮郎长期离乡的艰辛和辛劳,他的衣衫上满是黄土尘埃,显示出他经历了许多艰苦的旅程。

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,同时也揭示了主人公阮郎的内心情感和人生经历。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交融,诗歌传达了对家乡的思念、对返乡的渴望以及对生活中的遗憾和困惑的思考。